領導講話
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1-18 14:38:38
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
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在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四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
韓興海
(2022年1月11日)
各位委員:
我受政協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報告十三屆州政協五年來的工作,并對十四屆州政協工作提出建議,請予審議。
過去的五年,我們經歷了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輝煌壯舉,經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復雜多變形勢和各種風險挑戰的嚴峻考驗。五年來,在中共延邊州委的堅強領導下,十三屆州政協常務委員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學篤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及延邊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州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不斷加強州政協的政治、思想、作風和組織建設,為我州人民政協事業開拓創新、務實奮進、蓬勃發展提供了堅強保證,創造了有利條件,營造了良好氛圍。五年來,按照州委各項決策部署,十三屆州政協牢牢把握團結、民主兩大主題,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引領全州政協組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推動新時代延邊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彰顯了政協擔當,貢獻了力量。
一、高舉旗幟、增強定力,切實筑牢政協履職為民的政治基礎
常委會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確保人民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一是堅定落實黨對政協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自覺接受州委的領導,堅持政協年度協商計劃、常委會工作報告、重點調研等重大事項在州委的領導下展開,各項重大安排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報州委審定。州政協黨組切實履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體現到政協重要會議、調研視察、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等各個環節,堅持黨組會議對履職選題、工作方案和建言成果進行專題研究、集體審議、全程把關,堅定了政協工作的政治方向。二是不斷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堅持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制度,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政協工作始終。五年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采取黨組書記上專題黨課,黨組成員深入各專委會宣講等多種形式,系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有效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政協工作中的運用,增強了政協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做好新時代人民政協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推動了政協工作提質增效,筑牢了政協組織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三是持續抓好思想政治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州委統一部署,扎實開展“兩學一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和黨史學習教育等活動。采取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習會、專題黨課、舉辦讀書班、專題講座、專題交流以及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等形式,通讀原文原著、開展調查研究、查擺突出問題,著力解決在理想信念、群眾觀念、政治紀律、政治規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增強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初心使命、忠誠履職盡責的政治責任,切實把全州各級政協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的思想行動統一到黨委的決策部署上來。四是全面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積極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人民政協黨的建設工作相關文件精神,以黨的建設引領和推動政協履職實踐。成立州政協機關黨組,組建黨員委員黨支部,建立黨員委員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制度,完善政協重要活動設立臨時黨支部機制,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
二、圍繞中心、突出重點,積極為高質量發展聚智建言
常委會堅持把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作為調研視察的重要方向,提高了協商議政建言獻策的精準度和實效性。一是助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幾年來,州政協對全州108個在建、已建、續建重大項目建設情況開展了專題視察,總結出了各縣(市)在加快項目推進、優化項目結構和改善投資環境等方面許多好的經驗做法,查找出了項目建設發展不平衡、項目儲備不足、投融資體制明顯滯后等問題。視察報告得到州委主要領導高度關注,在縣(市)黨委、政府產生了極大反響,為全面推進項目建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合力推動琿春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2019年以來,爭取省政協將琿春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范區建設作為省、州和琿春市三級聯動的調研課題,上下銜接、聯合調研、提出建議,推動了琿春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范建設項目落地。二是圍繞開發開放建言口岸及開發區建設。開展邊境口岸發展、建設和運營情況專項視察,提出提高涉外通道、聯檢設施、陸港區一體化建設,發展集綜合加工、商貿流通、現代物流、跨境電商、跨境旅游一體化口岸經濟等建設性意見,對我州各級各類開發區、工業集中區、邊境合作區規劃布局、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意見建議,為促進開發區、工業集中區、邊境合作區發展動能的轉換提供了參考,拓展了思路。三是積極推動生態強州與旅游興州協同發展。統籌生態強州與旅游興州兩大中心工作,圍繞生態保護、水環境治理、電能替代、“河長制”落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林地資源保護開發和涉及紅色、民族、冰雪、森林、邊境、鄉村旅游等方面,開展專題調研視察20余次,形成了《關于促進全州旅游項目高質量發展的視察報告》《關于全州河長制實施情況的調研報告》《全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情況調研報告》等10余篇高質量調研視察報告,為未來五年和“十四五”時期產業強州、生態立州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四是助推疫情防控。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州政協第一時間發出抗擊疫情倡議,常委會專題聽取全州疫情防控工作情況,班子成員深入縣(市)、企業、農村和幫扶點指導,動員政協委員積極參與疫情管控、排查、宣傳等工作。醫療衛生界、科技界委員發揮專長,自覺奮戰在抗疫一線,致力醫療救護、科研攻關、疾病預防;經濟界委員立足企業全力做好急需物資的生產、采購,政協委員累計捐款捐物375萬元,以實際行動維護延邊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五是建言“十四五”推動新發展。發動政協委員和智庫專家,重點圍繞全州高質量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生態環境保護、重大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社會治理、社會事業、民生福祉等,廣泛協商建言,征集了230余條有針對性建議,經整理、匯總、提煉,提交了十三個方面建議,得到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有許多建議被寫入規劃。六是推進重點提案落地見效。建立主席會議集體督辦、主席和副主席領銜督辦、專委會及政協委員廣泛參與的督辦重點提案工作機制,實行帶案走訪、帶案調研、帶案督辦等措施,促進了重點提案的有效落實。五年來,確定重點提案35件,對“關于治理布爾哈通河兩岸環境衛生的建議”“關于加強對校園食堂及配送中心管理的建議”“關于解決影響河道行洪安全問題的建議”等10個重點提案開展調研督辦,對“關于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的建議”“關于加強產業項目建設的建議”等5個重點提案進行“回頭看”督辦,助推了我州重大項目、改革發展建設和脫貧攻堅等一批重點、緊要工作再上新臺階。
三、聚焦民生、創新載體,推進協商民主走深走實
五年來,常委會始終把“協商于民、協商為民”作為政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探索創新協商議政載體,形成了延邊特色的“有事來商量”協商品牌。一是設立“有事來商量”委員聯絡站。拓展委員了解民生的渠道,確保調研協商更“接地氣”,2020年,州政協在延吉市開展“有事來商量”協商品牌建設試點,會同延吉市政協在市政府設立“政協委員議事廳”,聘請29名專家入駐議事;在延吉市鄉鎮、街道及開發區和空港區設立12個“政協委員聯絡站”,組建141個州、市政協委員活動小組,進駐70個社區開展民情民意、民難民困調研。2021年,“有事來商量”協商品牌建設在全州政協工作中鋪開。兩年來,共開展委員進基層活動27期,參與委員1300余人次,收集問題和建議350余條,解決基層和群眾實際問題130余件,得到社會群眾的廣泛贊譽。二是建立“有事來商量”兩級政協聯動協商機制。以州政協專委會對接縣(市)、州縣兩級政協委員共同出題的方式,針對各縣(市)不同特點和需求,兩級政協共同組織召開“有事來商量”專題議政協商會議15期,提出意見建議56條,得到相關縣(市)黨委政府和州直部門的高度認可。例如,延吉市“加強和提升延吉市城市管理水平”、敦化市“加強紅色教育基地建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圖們市“利用產業項目助推鄉村振興”、琿春市“在藥店建立慢病患者檔案管理”、和龍市“充分挖掘獨特紅色旅游資源,全方位打造紅色精品旅游線路”、龍井市“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汪清縣“推進醫共體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安圖縣“傳承紅色基因,發展紅色旅游”等諸多議題得到有效落實,“有事來商量”已成為黨委政府“好幫手”、人民群眾“連心橋”、委員履職“新平臺”。三是廣開言路強化監督。充分利用政協各次全會舉辦大會發言、聯組討論和分組討論,圍繞《政府工作報告》中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建言獻策,廣泛收集社情民意,五年來共編發《社情民意》信息76期。其中,“關于扶持和發展我州工業旅游的建議”“關于開發和保護金達萊花的建議”等12期社情民意得到黨政主要領導重點關注、專題批示,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有益參考。民主監督得到加強,組織政協委員對61個州直黨群機關和政府工作部門年度總體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向檢法、公安、市監、安監等行政執法部門推薦35名委員擔任特約監督員;組織230多名委員參加政務公開、公共項目和重大案件庭審等多項監督活動。四是推動落實重點民生工作。連續五年將脫貧攻堅列為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年度專題,開展產業脫貧、農村社會治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調研,提出許多建設性意見。州政協領導班子帶頭深入扶貧一線,組織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開展駐村幫扶、結對幫扶和“送醫送藥送健康”等為民服務活動。圍繞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常委會專題聽取社會治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進展情況匯報,開展交通規劃、教育發展、食品安全、醫療隊伍建設、衛生防控等領域系列調研協商和視察監督,向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提供決策參考,促成了“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用發揮不全面、校園足球發展不均衡、中醫藥產業集聚作用不強”等一系列民生問題的解決。
四、把握主題、雙向發力,努力畫好團結奮進同心圓
五年來,常委會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將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有機統一起來,相互融合、相互促進、雙向發力,形成了凝聚最大共識、匯聚最大力量的政協獨特優勢。一是暢通渠道聚共識。有計劃地安排政協委員參與政協重大調研視察,邀請基層群眾代表列席州政協重要協商活動,有針對性地組織相關界別委員列席政府常務會議,為委員和群眾知情明政、表達訴求創造條件。拓展“政協委員聯絡站”平臺功能,面向各族各界群眾開展學習教育、政策宣講、交流聯誼、解難紓困等活動,架起為委員和群眾答疑解惑、凝聚共識的連心橋。二是上下聯動聚共識。充分發揮上級政協組織和各民主黨派的作用,采取主動搭車、共同調研等上下聯動的形式,積極向國家和省反映有關訴求。例如,圍繞琿春海洋經濟合作發展示范區和國家虎豹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州政協黨組及時跟進,爭取省政協將其列為省、州、縣(市)三級聯動的調研課題。邀請全國政協副主席鄭建邦、何維率民革中央、農工黨中央兩個調研組,就推動琿春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和國家虎豹公園體制試點建設共同協商,及時向中央反映情況和建議訴求,推動了國家有關政策的落地實施。三是導向引領聚共識。圍繞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等重要節點,組織開展書畫攝影展、征文、主題黨日等系列慶;顒,增強對祖國觀、民族觀、歷史觀和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認同。開展“詠誦經典”、讀書交流等“書香政協”系列活動,組織征集編撰出版《中國朝鮮族百年實錄》《延邊記憶》《中國朝鮮族歲時風俗繪本》和《延邊文史資料》,發揮了以史為鑒、存史資政、團結育人作用。發揮《延邊晨報》“政協之窗”?、州政協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委員履職服務平臺等自媒體和國家及省州主流媒體作用,宣傳報道政協重大舉措、活動和委員風采。五年來“政協之窗”刊發?223期,在國家、省級媒體刊登稿件172篇,《吉林省延邊州委書記點贊政協調研報告》《吉林省延邊州政協聯動協商推動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等8篇稿件在《人民政協報》刊登,《延邊州政協助力脫貧攻堅紀實》《州政協“有事來商量”議政協商活動綜述》等10篇稿件榮獲吉林省“政協好新聞獎”。四是交心關愛聚共識。實施主席會議成員聯系常委、常委聯系委員、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制度,持之以恒開展走訪看望委員談心談話活動,關心委員生活、關注履職動態,在交流中建立友誼形成共識。
五、強基固本、增強活力,建設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兩支隊伍”
常委會始終堅持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使政協委員履職活力和機關工作效能不斷提升。一是強化專委會和界別組職能。定期召開專委會工作會議,制定加強改進專門委員會工作和制度建設的實施意見,進一步規范專門委員會工作。堅持以專委會為主體開展調研視察和界別履職活動,加強專委會與政府對口部門聯系,組織界別聯組討論,鼓勵各界別就本界別關注的問題提出提案,專委會和界別組工作水平不斷提高。二是加強委員培訓和履職管理。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組織委員赴河南、青島、深圳、寧波等地外出培訓8次,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學者做客“委員大講堂”8次,引導政協委員勇于擔當、提高能力素質。出臺《委員履職考核辦法》,建立委員履職檔案和履職通報機制,對履職成效突出的48名十三屆州政協委員和10個提案承辦單位進行表彰,對10名履職考核末位委員進行了勸退,推動促進了委員認真履行職能。三是完善機構設置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加強政協內設專委會和工作機構建設,增設農業農村委,調整設立文化文史和學習委,調整設立辦公室綜合保障中心。加大政協干部培養、推薦、選拔、交流和使用力度,五年來,共有2名干部到寧波、威海交流掛職,4名干部到州直部門交流任職,8名干部得到提拔重用,6名優秀年輕干部被選拔到政協機關充實力量,進一步激發了機關干部隊伍活力。四是健全制度保障提升服務水平。制定出臺政協黨組會、全委會、常委會、主席會及機關黨組、辦公室、各專委會的工作規則、制度和政協機關管理制度187項,對政協機關會議、公務接待、財務管理、外出考察、公務用車等41項制度進行修訂,增強了政協履行“三化”建設職能的整體性、協調性和配套性。開發運行集委員服務管理、官網信息發布、機關日常辦公為一體的“智慧政協”平臺,推動委員履職成果報送更簡化、機關公文運轉更規范、對外聯系聯絡更順暢。持續改進會風文風,提高辦文辦會辦事質量和水平。密切聯系委員和離退休老干部,切實優化服務,讓政協委員和老干部更好地感受到政協組織的溫暖。
各位委員,五年來的工作成績,是中共延邊州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大力支持的結果,是政協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委員團結奮斗的結果。我代表十三屆州政協常委會表示衷心的感謝!
各位委員,回顧過去,我們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諸如,對關系全州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等重大問題的協商還不夠全面,民主監督的力度還不夠大,向州委、州政府提供改革和發展中的典型建議不夠多,委員參加政協活動的面不夠廣泛,反映社情民意還不夠及時等等,這些希望在新一屆政協工作中加以改進。
同時,我們在履職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體會: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爭取黨政部門的重視和支持,是做好人民政協工作的首要前提。二是堅持與時俱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新路子、尋求新突破,是政協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的不竭動力。三是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選好著力點,是人民政協工作有所作為的正確抉擇。四是堅持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切實發揮政協委員主體作用,是政協工作提高質量、取得實效的關鍵環節。這些體會供新一屆政協參考。
各位委員,新一屆政協恰逢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的關鍵起步期,州第十二次黨代會確立了我州未來五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延邊”總的奮斗目標,人民政協事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在此,對十四屆州政協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堅定“兩個確立”,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深入領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提出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論斷,特別是“兩個確立”對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對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在強化思想理論武裝、持續推進政協政治建設上邁出“新步伐”。二是聚焦中心任務,為高質量發展獻計出力。緊緊圍繞“產業強州、生態立州、開放活州、團結興州”戰略落地和“十四五”規劃的實施,精心謀劃重點課題和協商議題,認真開展深層次的調查研究,組織富有成效的民主協商活動,更好釋放專門協商機構潛能效能,在助力建成“四個示范區”上展現“新作為”。三是堅持雙向發力,廣聚新延邊建設正能量。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相互賦能,聚焦州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的三十四項重點任務,通過深入調研和廣泛協商,引導委員深入一線、直面群眾,多謀破解之道、多獻改革之策、多出發展之招,通過深層次互動交流,在把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轉化為社會各界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上作出“新貢獻”。四是加強自身建設,推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不斷強化責任擔當,健全委員履職管理服務機制,優化委員履職環境,發揮專委會基礎性作用,彰顯政協界別特色,強化政協系統履職合力,持續提高政協機關服務保障水平,在提升履職效能上取得“新進步”。
各位委員、同志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肩負著光榮而艱巨的使命,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中共延邊州委的堅強領導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延邊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