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
加強非遺保護傳承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6-20 14:30:05
近年來,我州按照國家、省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工作的部署,依托我州文化資源優勢,堅持保護和傳承并重,有力推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保護和傳承工作。
“雖然我州在非遺產保護和傳承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也面臨不少困難,存在一些問題。”州政協委員崔明玉認為,宣傳力度不夠,社會教育不夠深入,保護傳承和發展資金不足、基礎設施落后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非遺的保護與傳承。為此,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營造良好氛圍。利用各種傳播途徑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意義讓更多市民認識、了解、熟悉、喜歡非遺,不斷提高群眾保護非遺的意識。緊密結合重要傳統節日,實施非遺展演和傳習體驗活動,營造“人人了解非遺、人人參與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使非遺在濃厚的節日氛圍中得到本真性保護。
二是落實“非遺進校園”工程。加強非遺部門與教育部門的合作,精心策劃,適合中小學生興趣愛好的非遺活動,讓孩子們從小耳濡目染,深入了解并深切感受其內涵與魅力。在幼兒園、中小學開設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技藝、民俗等課程,以“非遺進校園”促進非遺項目的普及。積極與高等院校合作,將非遺研學游作為“非遺進校園”活動的有益補充,積極支持非遺展覽館、非遺傳承基地作為學校課外非遺實踐活動基地,發揮應有作用。
三是加大經費投入,保障非遺項目運行。政府在加大對非遺專項經費投入的同時,積極吸納有實力的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進行資助保護。通過設立非遺保護基金,扶持傳承人,對非遺項目和傳承人適當補助,對各類獲獎的非遺作品和項目實行獎勵和資助(特別是民間藝術類和手工技藝類項目),激發非遺傳承人的積極性。
四是以非遺為抓手,助推文旅融合發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重要指示,牢牢把握州委“文化強州、旅游興州”戰略,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與旅游發展高度融合,開展文化體驗游、文化休閑游、冰雪民俗游等多種形式的旅游活動,為文旅融合發展注入動力。
五是創新保護方式 加快非遺數字化建設。鼓勵專家學者大力研究,探索非遺傳承新途徑。同時,以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為載體,以文字、錄音、攝影、錄像、多媒體等多種方式,逐步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數據庫等,不斷收集非遺的實物,供群眾參觀學習,全面做好非遺宣傳、保護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