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
加強普法促宣傳 樹立正確人生觀
來源: 發布時間:2022-06-28 14:52:25
近年來,校園暴力和校園欺凌事件頻繁出現,不少青少年因此誤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究其原因,主要癥結在于青少年的價值觀錯位、個人主義至上、法律知識匱乏及法律意識淡薄等方面。州政協委員田雪瑩認為,如何拒絕校園暴力,遠離校園欺凌,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已成為家庭、學校和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為此,田雪瑩建議:
一是開設心理咨詢課程。建議由司法機關配備專門的心理咨詢師或心理輔導專員,針對不同年齡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點和認識能力,定期到學校進行疏導、幫助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解決心理問題,引導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社會觀和價值觀。
二是加強司法宣傳教育。充分發揮法官、檢察官、律師、高校法律院系教師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為中小學法治教育提供支持。抓住青少年學生活潑好動、求知欲強、精力旺盛、好奇心強的特點,把情感、時尚、藝術元素引入學校法治教育當中,并采取模擬法庭、參觀監獄等活動,讓青少年更加多層次、多角度的了解法律的威嚴,從而發自內心的敬畏法律,遵紀守法。
三是完善法治教育體系。青少年法治教育不能僅停留于法律知識的講解灌輸上,而應同時傳遞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使青少年學生不局限于學習和記憶法律條文、概念,而是從心里明白法律“是什么”“為什么”,并關注法律規范承載的價值理念。學校應通過宣傳板報、演講會、主題班會、法制課、知識競賽、征文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宣傳有關法律,引導青少年學習法律知識,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教育青少年自覺學法、懂法、守法、護法。